美国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和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又在中国的邻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现在全面比较中、美、俄大国的武器系统,一较长短。
坦克:
1915年,英国海军部长温斯顿·丘吉尔接受了斯文顿上校的一个新武器的设计方案,秘密资助建立“陆地战舰委员会”,陆地之王居然诞生在海军。英国人为了保密,将第一批坦克包装起来送往战场,并在包装箱上写上水桶的名字,桶翻译成中文就是坦克的意思——陆地巡洋舰就是坦克。在战场上,高压电网是一种有效的地面防御工事,常常成为阻挡地面部队进攻的障碍,坦克却能够顺利的通过,为地面部队开路,这是因为坦克车体和人体相当于并联的两条电路,其中一条坦克车体短路,通过的电流较大,而人体相对与坦克车体通过的电流很小,所以坦克兵会安然无恙。1917年11月20日早上6点,英国出动了324辆坦克对德国进攻,康布雷战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坦克。
地雷:
从一战至今,在各种武装冲突的战场上,共布有地雷4亿颗:现在在64个国家中,约有1.1亿颗具有杀伤性的地雷埋在地下——其中,柬埔寨有400——600万枚地雷;安哥拉存1500万枚;阿富汗存1000万枚;在非洲18个国家的地下埋有1800——3000万枚地雷。
电磁炮:
电磁炮只发射弹丸,最高速度将达每小时9010千米,是音速的七倍以上,依靠动能打击目标。可以完成反舰、对陆攻击、防空、反导等一系列的任务,射程能达180千米之外,成本低、运输方便。
声波武器:
声波频率在20赫兹以下的区域为次声波;在20——20千赫属于可听声区;超过20千赫为超声区。频率越低对人体的损伤就越严重,次声区会让人感到不安、恶心甚至恐惧,次声武器会引发体腔的共振,扰乱心脏的正常工作,破坏人体器官和心血管系统,甚至致人死亡。
细菌武器:
1945年3月1日,石井四郎在哈尔滨第731部队任部队长,晋升为中将。1948年3月22日,在美国政府的庇护下,石井四郎被远东国际法庭宣布无罪释放,日本731部队的全部细菌战资料都落入美国之手。石井四郎摇身一变成为美国军官,又在细菌研究的发源地原陆军军医学校旧址挂起了“东京营养研究所”的牌子,继续研究细菌武器。1952年初。美在中国东北以及朝鲜大肆应用细菌武器。
激光武器:
美国研制的一种X光高能激光器,可摧毁敌方弹道导弹。
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有效杀伤力超过3万公里。
激光武器有很强的杀伤力,有三大绝招:烧蚀,因激光单色性好,能量相当高,一旦射向目标,所中部位马上升温,从而导致目标发生热爆炸;激波,当目标被照射产生气化的瞬间,气体就会快速喷射形成激波,目标顷刻间爆裂飞溅;辐射,激光武器发射的X射线、紫外线,能破坏目标内部的电子、光学器件。
基因武器:
基因武器也称为遗传工程武器、DNA武器,它运用遗传工程这一技术把一些特定的致病基因按人们的需要通过基因重组转移到某些生物体内,再利用这些生物制造出新一代的生物武器,人为地改变一些致病微生物的遗传基因,培育出新的危害性更大的生物战剂,20克超级基因武器就能消灭全世界的人类。
其他:
电磁脉冲弹对敌信息系统实施摧毁。
超高速棒束、离子束等武器则是空间攻防、争夺制天权的利器。
美云爆弹BLU——82,能将方圆500米的地区炸成焦炭。
美巨型穿透弹克穿透60多米的加固混凝土。
雷达:
在二战期间,英国发明了雷达,德国引进了弹道导弹。常规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在空中的直线传播和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作用
来发现目标的,既靠雷达本身发射电磁波,遇到目标后反射回来,再被雷达接受来发现目标的。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先后出现了全固态预警相控阵雷达、车载与舰载对空防御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炮位侦察校射相控阵雷达和机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美国最大的雷达海基X波段雷达,高达86米的海上巨眼,能探测3500——6000公里外飞行的弹道导弹,在阿拉斯加西岛的阿留申群岛有一部,日本南部岛屿有一部,菲律宾有一部,美国与地区盟友形成圆弧,可更精确地追踪从朝鲜或中国任何地方发射的弹道导弹。美国自第一代隐身飞机F117夜鹰投入战场使用以来,绝大多数国家的防空系统在一夜之间都成了废物,由于隐身飞机的蒙皮涂料可以吸收掉绝大部分入射的雷达波,残余部分也通过专门设计的机身平面外形反射至远远偏离发射雷达视角的区域,使得常规雷达对其搜索、跟踪的有效距离极大的缩短。目前,隐身飞机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巡航导弹、无人攻击机、制导炸弹等攻击性武器也开始投入使用。
中国的DWL002被动侦测系统,既无源雷达,能够探测隐形飞机,它本身不发射电磁波,是通过天线接收目标辐射源的直射波和外部辐射源辐射目标后形成的反射波或散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信息处理后,完成对空中、地面、海上目标的定位和跟踪,具有很强的反隐身能力,作为无缘三维防空雷达使用,作用距离可达500千米左右,该系统不仅具有优越的反辐射性能,而且其本身不辐射任何电磁波,因此可以免遭敌方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导弹的摧毁,探测距离远、工作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是F——22的克星。中国的歼20的攻势雷达,携带约2000个射频模块,并加装了用于精确测定地面和海上移动目标的指示模块,能锁定更为先进的六代机,综合性能不次于美国最先进的机载雷达,而且歼击机上的全向雷达预警系统是一种能提醒飞行员被追击导弹锁定的系统,这样飞行员就可以采取躲避、逃脱或者采取干扰的措施,降低F——22超视距空战的威胁。
由于受到地球曲度的影响,地基雷达在探测空中目标时——特别是低空目标,存在着致命的盲区,因此,人们想创造出一种从空中俯视的眼睛,预警机因此诞生。在现代战争中,预警机已经成为空中移动指挥所。在空中,预警机开始探测目标,电磁波向空中辐射,遇到目标后反射回来,系统对返回的信号处理后进行敌我识别;电子干扰机和歼击机配合预警机,电子干扰机根据预警机的情报对电子系统实施干扰,让对方变聋、变瞎、变哑,而歼击机在预警机的引导下直接实施攻击。2003年11月,中国将伊尔——76大型运输机上加载了几吨重的雷达,彻底的改变了飞机的气体布局,成为空警——2000的载机平台,装有远程搜索雷达,用于搜索和监视空中目标,完成首飞。中国的空警——2000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直径世界最大,阵面最大,收发组件也多,探测距离是世界上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中国空警——200、空警---2000预警机,可以担当地面部队的空中指挥,是地面指挥系统的延伸和补充,它可以解决地面雷达扫描范围不够大的死角问题,不仅能够对地面部队进行指引,还能指挥空中作战装备对向前推进的装甲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中国是继美、俄、以色列、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自主研制预警机的国家。预警机是目前最活跃的信息化航空武器装备之一,是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讯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性装备,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空中司令部。战争一开始,首先行动的必然是预警机。
核武器:
1944年7月7日晚上10点20分,美国旧金山北部35英里处的芝加哥港海军基地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蘑菇云上升到2英里高的夜空,两艘军火船当场蒸发,320多名非裔黑人被立刻炸成了灰烬,港口地面留下了一个66英尺深的巨坑。有人推测美国军方正在测试人类第一颗原子武器,比美国公开宣布的首枚原子弹试爆时间早了整整一年。时至今日,芝加哥港附近地区仍是美国最高的癌症多发率地区之一。
1945年7月16日,美国宣布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当量。从1945年至今,世界各国已经制造了12·8万枚核弹头,其中已经消减至2·5——3万枚,相当于全球人均头顶着3吨TNT炸药(三硝基甲苯),美、俄拥核武器占到95%,中、英、法有一定数量的核武器,合法性得到广泛的认可;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也先后迈过了核门槛。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回国成功,钱学森为中国的导弹和原子武器研制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钱学森与其导师冯·卡门在二战期间参与了当时美国的曼哈顿绝密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发工作。用来提取制造原子武器原料铀,必须依靠离子交换树脂技术,中国的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文,他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溶剂,使苯乙烯——二乙烯苯在聚合时,能得到具有毛细孔的大孔树脂。
1958年8月,解放军炮轰金门期间,美军方高层阴谋核攻击厦门。当时,中苏处于同一阵营,1958年7月31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北京,他致函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说:“美国在核垄断早已被打破的情况下,仍企图用核武器威胁其他国家,这是完全没有希望的事。”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间,美苏进行全面核战争的危机笼罩着全世界人民。
1963年8月5日,美、苏、英在莫斯科签署了三国大气层核禁试验条约,之前,美国一共进行了15次高空核试验,苏联进行了10次。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准时起爆,在原子弹上写着“响”字。中国的原子弹工程定位596,这是因为苏联撤走专家是在1959年6月份,要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不久,美国政府就将大批的美军舰开到台湾,同蒋介石的军队举行了联合空降演戏,美国还将核潜艇开到了西太平洋。
1965年5月14日9点59分10秒,中国首次空投原子弹,获得成功。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也企图摧毁中国的核设施、核工厂,把一些装备核武器的师调到距离中苏边界不到4公里的地方,数以百计的核弹头成堆的放在一起。1969年,苏联驻华盛顿领事馆的代表毫不隐晦的向美方争取意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对苏联的试探做出了否定的答复。其实,毛主席对苏联已经做好了反击的准备,中苏如果发生战争,中国的全体军民都到苏联的领土求生存,而将自己的核武器打算扔给另一个核大国。
1967年6月17日,一架小型战机在新疆罗布泊的上空空投了一个降落伞,当降落伞下降到距地面3000米的高空时,伞包爆炸,伴随着巨大的响声,空中升腾起了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的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了——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中国花了2年零8个月;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零3个月。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两弹一星工程的圆满完成,使中国真正获得了与美、苏相抗衡的战略实力。中国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从空中战略远程核轰炸,从海洋潜射导弹实施远程战略核打击,从陆地发射远程战略导弹。中国以最低核遏制为依托,是唯一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而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中国不断增强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制造中程高精度弹道导弹和非核战役战术导弹的同时,还在试验反导系统和反卫星系统。
1976年4月,美国制造出第一种中子弹W70,在飞行中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很强的贯穿辐射,能大量杀伤暴露的有生力量,中子弹还配有自毁系统和密码锁等先进装置,使核武器小型化成为现实。中子弹使一种特殊的氢弹。美国正在研制第四代核武器,包括反物质武器、金属氢武器、核同质异能素武器。
1979年11月9日上午8点50分,美国技术人员错误的将一盘模拟核战争演戏的磁带翻进了计算机系统,在北美防空司令部、战略空军司令部指挥所、五角大楼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国家预备军事指挥中心的电子监视屏幕上,代表着2000多枚苏联核导弹的红点正迅速向美国本土与欧洲靠近。在接下来的6分钟里,美军迅速的做好了进行一场核战争的准备。
1982年6月18日,苏联也进行了一场核战争演习。北约方面迅速的做出反应,导弹完全开启,核潜艇迅速出港,战略轰炸机随时准备起飞,一场核战争又几乎一触即发。
二炮:
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以地地战略导弹为主,担负着核反击的战略作战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二炮兵现在已经形成了核常兼备、固液并存、射程衔接、战斗部种类配套的武器装备系统,装备有各种型号的核导弹和常规导弹。
从1995年夏,数万名二炮兵经过十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完成了长达5000余公里的核地下反击工程,用于储存和转运核弹头,反制美国的核威慑。2008年3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中,对外曝光了被1000米深的泥土覆盖的地下导弹库。
2013年4月16日,中国政府发表《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明确指出,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核导弹部队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提升戒备状态,做好核反击的准备,慑止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使用导弹核武器,独立或联合其他军种核力量对敌实施坚决的反击。中国军方领导人主要处于实用主义和保护本国的商业利益,既不是宗教狂热分子,也不热衷于世界霸权。中国在海外没有一个军事基地,而美国在海外军事基地超过750个。
2016年1月1日,第二炮兵部队改编为火箭军,上升为与海、陆、空具同等地位的部队。
核潜艇: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正式诞生,最初只有6舰13艇,张爱萍出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4年,美国的攻击型核潜艇鹦鹉号下水——这是世界上的第一艘核潜艇,核潜艇隐蔽性好、机动性强、航行速度快、活动范围广、续航能力大等优势,能躲避敌方先发制人的打击,是常规潜艇无法比拟的,震撼了世界。核潜艇成为未来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战略核潜艇就是以装有核弹头的潜艇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核潜艇,国外一般称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它是一个国家和力量的中坚。
1963年4月10日凌晨,当时美国最先进的核潜艇长尾鲨号,在极限深潜时失事,全潜艇129名人员遇难。美国现在的太平洋舰队三叉戟弹道导弹核潜艇属于战略威慑兵器,可对1万公里范围内的战略目标进行威慑作战,其每一枚D——5洲际导弹可以携带8个分导式核弹头,当量40万吨TNT炸药当量,命中率高,误差范围只有120米。美国攻击力最强的俄亥俄级核潜艇,每艘造价20亿美元,该艇装备24枚最大射程1·1万公里的三叉戟核导弹,每一枚核导弹可以携带11枚核弹头。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这是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个科研单位、工厂,群策群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完成的。核潜艇技术工艺复杂,涉及航海、导弹、计算机、核反应堆等几十个专业学科,一艘核潜艇就相当于一座海上堡垒,其发电量能满足一座中型城市的照明用电,倘若把核潜艇内的管路、电缆连接起来能环绕地球一周仍有富余。
1982年10月12日,中国首次成功的进行了潜艇水下发射导弹的飞行试验。潜艇发射一般采用冷发射,利用压缩空气把导弹从潜艇中发射筒中推出去,在一定的高度,火箭发动机再点火,对潜艇影响最小。印度的潜艇采用热发射,在发射前,往导弹发射筒中注水,之后导弹助推器点火,把导弹直接送到5000米的空中,导弹主发动机才点火。
1983年8月,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正式服役,继美、俄、英、法后。
1987年元旦,中国海军第一代核潜艇首次远航训练圆满成功。
1988年9月27日,中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下水发射运载火箭圆满成功,震动了世界。中国的094型核潜艇,该艇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反应堆,排水量8000——8500吨之间,艇长137——140米,艇宽11米,乘员140人,舰艇中间部署着12枚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中国海军094核潜艇发射的风暴二号重型洲际导弹,射程16000多公里,可在5分钟内突破美国的所有的防御系统,在30分钟内彻底摧毁美国。风暴的部署与中国的地下长城工程相配套。
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出动航母战斗群,中国出动潜艇,各自向对方释放了强烈的威慑信号。自那以后,中国意识到美国航母对中国的主权安全带来威胁,因此不断加强潜艇的隐蔽性和战斗力。中国的潜艇开始主要布置在华东渤海湾沿岸,虽有坚固与隐蔽的洞库,配备设施完善,防御严密,但渤海湾的水太浅,面临日、美绵密的水下侦听网络、空中反潜巡逻机及海上舰艇的围追堵截。随后,在海南岛建成的潜艇洞库有四个,周边水域深度多超过60米,从洞库前出80千米,水深就达到200米,再往前就进入深达数千米的南海海域航行,或通过巴士海峡进入西大西洋,更重要的是这里远离美、日的反潜监控网。声音是在水中唯一能够有效使用的探测手段。光、无线电波、雷达波在水中传播衰弱极大,声呐成为了潜艇的克星,也成为潜艇侦察的主要方式,只有被动生呐捕获目标准备攻击之前,才会使用主动声呐。美国P——8A海神反潜机,能压制甚至打击先进的核潜艇。中国的大型反潜巡逻机高新6号,在反潜反面,也最先进。
对外公开宣布自己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美、俄、中、英、法、印。
2006年9月9日,俄罗斯核潜艇首次在北冰洋发射洲际导弹,只需10分钟就可以袭击美国。世界上最大的潜艇是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排水量2·65万吨,长173米。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水下排水量达1·7万吨,每艘配备12枚新型布拉瓦洲际导弹,每一枚导弹可以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能对8000公里远的120个战略目标实施核威慑作战。
2012年6月24日,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达7020米,同一天,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海底捞月与大闹天宫精彩上演。
导弹:
导弹武器具有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打击范围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的作战兵器,因此导弹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主战兵器之一,可以直接打击敌方的纵深目标,对敌方的重兵集团、重要设施、各种中心和枢纽进行火力突击,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斗争带来较大的影响。导弹战是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战法,使用导弹打击敌方战略、战役或其他重要目标的作战形式,已经成为现代作战中的重要的作战形式,战争爆发突然性增大。火箭在不断的飞行中,推进剂不断消耗,而结构质量不变,火箭的加速能力持续下降,单级火箭达不到发射卫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既第一宇宙速度,也难以达到远程导弹所要求的飞行距离,因此,运载火箭和远程导弹都必须采用多级火箭,洲际导弹是世界打击范围最远的武器,可携带核弹头摧毁任何大型的战略目标。导弹有空对空、空对地、地对地、地对空、潜对地、反坦克、反辐射、反导弹不同性质的导弹,还有以激光、红外线、电视制导等不同制导方式的精确制导炸弹。导弹机动发射指利用运输工具适时改变地点发射导弹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导弹系统的生存能力和作战灵活性,是目前战略导弹的主要发展方向,机动方式有机载空中机动、舰载水面机动、舰载水下机动、车载地面机动或地下机动——地面机动又有铁路、公路、江河、越野机动,机动车辆有火车、履带车、自行轮式车辆,具运输、起竖、发射能力。导弹机动发射即是进攻的手段,也是防御的要求,力争剥夺对手核反击的能力,摧毁其发射装置,保留敌人的经济实力和常规军事力量。
1958年9月24日上午,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的24架F——86战斗机直扑温州地区;9点42分,我机群与敌机群相遇。王自重驾驶3号战斗机掉队,与12架敌机遭遇,王自重击落两架敌机后,他的飞机也被敌机发射的响尾蛇导弹击中,壮烈牺牲,这是空战史上第一次导弹战。
1957年8月21日,苏联第一种洲际导弹R——7远程发射成功。
1958年11月28日,美国第一种洲际导弹SM——65完成全程实验。
1959年,我国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地地导弹营成立。
1964年6月,我国自行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66年7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二炮领导机关正式成立,这是以原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领导机关为基础,与现役炮兵管理导弹部队的机构合并整编而成,周总理命名为第二炮兵。中国二炮已经装备东风——5、东风——5A、东风——31、东风——31A、东风——41等陆基战略导弹;在092、094战略核潜艇上搭载有潜射型巨浪战略导弹,中国的打击力已经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中国的导弹按照射程分类:1000千米以内的为近程导弹;1000——3000千米为中程导弹;3000——8000千米为远程导弹;8000千米以上的为洲际导弹。
1971年9月10日,中国第一种洲际导弹东风——5试射获得成功。
东风——3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
东风——4号采用红烟硝酸和偏二甲肼为推进剂,是我国第一种两级液体导弹。
东风——21弹道弹道是第一种采用固体燃料的中程导弹,有效载荷仅600公斤。
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借鉴了东风——21C机动发射装置和终端制导系统的优点,能突破严密的防御网,可对在数千英里之外移动着的航母发动精确打击,是世界上第一种能攻击海上大型战舰的路基弹道导弹,射程为1800——2700公里,飞行时间为12分钟,飞行速度达到10倍音速,采用多弹头分导技术。东风——21D打击美国航母编队,采用中段北斗、末端雷达成像技术制导、直接命中静止状态的航母;而打击航行中的航母,那就要求更高了,首先采用海洋卫星、岸基天波雷达、远程警戒雷达实施初测,海军、空军必须与二炮(现在是火箭军)实施一体化作战,尤其是探测、指挥系统,其次采用核潜艇、无人机、岸基侦察机、预警机对航母编队实施精确定位、跟踪,不断传回数据,根据坐标实施打击,导弹末端高速飞行,难以拦截,这需要中国的各种探测平台提前接近第一岛链的海空领域。敌人如果攻击中国的海洋卫星,致盲东风——21D导弹,那东风——26洲际导弹导弹将直接攻击美国的关岛等军事基地,主要打击其大型的指挥中心,弹头安装延迟引信,射程5000千米。敌人如果攻击我战略纵深目标,甚至全面核战争,东风——5B、东风——31A、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直接打击美国本土。
东风——25型机动式中程弹道导弹,是我国第二种打击航母战斗群的反舰弹道导弹,采用固体燃料推进剂,射程4000公里,能携带3——6枚分导式核弹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携带多弹头的中程导弹。
东风——31A路基洲际导弹,是我国第一种采用固体燃料的洲际导弹,射程超过12000公里,可以打击美国本土和欧洲全境。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在1·4万公里左右,能覆盖美国全境,导弹第三级可以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打击不同的目标
,每一枚核弹头的爆炸当量至少10万吨级TNT,分导多弹头技术是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有力的武器,具有先发制人的核打击能力。中国导弹构建了三层导弹防御网:第一层为中段拦截层,主要通过动能——1、动能——2导弹来完成大气层外的导弹拦截任务,是中国反导系统的核心;第二层为大气层外和大气层边缘的拦截层,主要依靠红旗——19、红旗——26导弹进行拦截;第三层为末端拦截,主要通过红旗——9B和红旗——29等。中段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远程、高空探测、计算机运行速度、导弹精度等要求非常高,能掌握中段拦截技术的国家少的可怜。中国的红旗——19反导系统堪比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美国90%的反导系统都部署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意图明显,现在还在萨德反导系统上大做文章,在中国的邻国部署,中国要提高警惕,对美国的快速全球打击战略高精度武器给予更大重视。
美国的路基洲际导弹以民兵卅和和平卫士两种为主,民兵射程9800——13000公里,和平卫士射程11000公里。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拦截的对象是中国的东风——15型弹道导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拦截的对象是中国的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等。
俄罗斯白杨——M战略导弹,重47吨,长23米,可摧毁1万公里外的目标,美国的任何反导系统都对其无效,不能拦截。世界上最大的路基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的SS——18,可携带2000——2500万吨级TNT当量的核弹头。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射程为600公里,可在4万米的高空击落弹道导弹弹头,有能力消灭任何弹道导弹和高速飞行器。
世界上有四种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中国的北斗系统。美军方从1973年开始实施的GPS,主要由绕地球运行的24颗卫星组成,卫星距离地面1·7万公里,能连续发射一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卫星导航系统也包涵在导弹防御系统之内。导弹防御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预警,一是拦截。对付反导系统,打击天基的早期预警卫星、海基X波段雷达、陆基的X波段雷人类的武器,先后有五次质的飞跃,从金属武器,到炸药武器、机械化武器、核生化武器,再就是信息化武器——基于信息化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核心是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整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以频谱识别、电磁辐射源地位、频率分配等为重要手段,疏通作战体系的传输路径,盘活体系传输网络。
高超音速速滑器:
在2015年,美国国防部制定了全球快速打击武器高超音速滑飞行器的研发计划,新的武器系统具备4种超凡的作战能力:瞬间打击能力、远程作战能力、隐蔽突防能力、精确打击能力,几乎不可能通过常规武器的导弹防御系统——既借助卫星传感器、地面和海上的雷达来拦截。美国在使用这种快速打击武器的使用时,是在没有任何预先警告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将引发其他国家的误判,从而导致核战争。
飞机: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一号飞机升空。
1911年10月23日16时19分,意大利陆军航空队长皮亚扎上尉驾驶一架单翼机飞到土耳其军队阵地上空,这是飞机首次出现在了战场上。
1914年10月5日,法国飞行员约瑟夫·弗朗茨中士和观察员路易·凯诺中士用架在飞机座舱前的一挺步兵机枪,击落了一架德机,歼击机诞生了。
1918年4月1日,英国皇家飞行队和海军航空队合并建立成独立空军。
中国歼——11B战斗机的霹雳——10空空导弹,能锁定所有现役战机。
武直——10主要任务是反坦克反装甲作战、消灭地面固定目标和机动有生力量,并具备相当的空战能力,堪比阿帕奇,配备在两栖舰上可以争夺制空权。
中国大型反潜巡逻机高新6号已经研制成功,监控范围可以覆盖至第二岛链,在20年内,反潜技术领先于周边国家,能有效遏制敌国核潜艇的战略威慑。
航母舰载机歼——15,拥有先进的自动制导炸弹、全息仪表显示屏,具备对舰艇攻击能力的雷达等先进的武器装备。
大型运输机是一个国家维护其全球利益的工具。中国运输机——20鲲鹏,可装大型装备,起飞重量达200吨级,是大型预警机、空中指挥、电子战斗机的平台,对军队快速反应能力、机动能力及持续作战能力愈发重要。运——20的总设计师是唐长红,歼——15舰载机的总设计师是孙聪,歼——20的总设计师是杨伟。
21世纪,对战场信息的掌控程度主导者战争的成败,集侦察、情报传输和火力打击于一身的无人机已经成为信息化战场的新宠。无人机上的光电传感器直接获取情报,将拍摄的视频图案发送到士兵的终端机上,也能对重要目标直接实施斩首。美国的全球鹰等类的大型无人机装备配备合成孔径雷达和电子侦察装备,可以环球飞行,能紧盯战略对手的军事基地、导弹基地等重要目标;捕食者、收割者无人机还装备有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和小直径激光制导炸弹,并于卫星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网,一旦确认目标,可直接摧毁。中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无人机技术,暗箭隐形无人机装有鸭翼和两具垂直斜翼的设计,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可操作性和隐形能力也较突出,可以巡航周边海域,跟踪航母战斗群,并向解放军提供辅助定位信息。隐形战斗机:
隐形战机主要具备4S标准,既高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视距攻击能力、超机动能力。隐形飞机的原理是通过有效吸收和折射敌方的常规雷达实现隐身,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大部分雷达波向发射源相反的方向散射,在通过特殊涂料吸收一部分雷达波,使得反射回雷达接收装置的雷达波又少又弱,偌大的一架飞机在雷达显示屏上只有黄豆粒大小,以致被忽略掉,传统的主动雷达很难对付这类空中隐身目标;但也有明显的弱点,隐形飞机为了保持强大的对敌探测能力,做到先敌发现首先攻击,都装备有功能和功率更加强大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在吸收敌人雷达波的时候,自己却产生更加突出的雷达与红外线信号辐射源,虽然隐形飞机的底部设计平整是隐身的,但背部却并非如此,其巡航高度不超过1·7万米,如果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布置预警机,完全可以捕捉到信号。隐形飞机的隐形设计能力是相对的,米波就完全可以完成对隐形飞机的探测任务。1999年,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南斯拉夫利用捷克的维拉雷达击落了美F——117A隐形飞机。美国人第一时间将维拉雷达的发明者雪藏到美国,并全力阻止捷克向中国出口相关的雷达系统。在2009年世界雷达博览会上,中国首次公开了最新型反隐形飞机雷达——中国DWL002被动探测雷达系统,在实战中可以完成目标指示并击落隐形飞机,如美F——22A猛禽战斗机、F——35战斗机、B——2隐形轰炸机;中国有三种被动雷达DWL——002、SM——02、YLC——20型,都能用于探测隐身飞机,并对空中目标实施探测、定位、识别。
1997年9月7日,美国的F——22猛禽战斗机在罗宾斯空军基地首飞58分钟;美还有F——35闪电、F——117A夜鹰隐形战机。
2010年1月29日,俄罗斯的T——50第一架原型机试飞成功,试飞不超过一小时。
2011年1月11日12点5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歼——20一飞冲天,在成都上空飞行18分钟,歼——20战斗机能执行一系列战略任务——远程持续拦截任务、远程空战和护航任务、战区攻击任务、远程战区监视任务、电子攻击任务、反卫星武器发射平台,作战半径超过2000公里,隐身性能强大,美F——22、苏——30战机很能发现它。歼——20的制造商是成都飞机工业公司。
2012年10月31日10点32分,中国第四代战斗机歼——31成功试飞,这是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四代原型机的国家,之前,只有美国同时研制了F——22、F——35。歼——31的制造商是沈阳飞机工业公司。
日本的心神、印度的FGFA、韩国的KF——X也是隐身飞机。
轰炸机:
轰炸机按照飞行航程可分为远程轰炸机、中程轰炸机、近程轰炸机;按载弹量分重型轰炸机、中型轰炸机、轻型轰炸机;按担负的任务分战略轰炸机、战术轰炸机。
美国的B——2幽灵战略轰炸机,单价24亿美元,红外线、声学装置、电磁及雷达波都不能监测到它,隐身能力超强;而F——22猛禽战斗机,单价3·5亿美元,它能击落对手的巡航导弹,能长时间的超音速飞行,能躲避几乎所有类型雷达的侦测。
中国的轰10是一款高超音速空天轰炸机,可以用核弹攻击航母,具备隐身、远航程、大荷载的功能。
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的将人造地球卫星——1号送入太空,卫星重83·64千克。人造地球卫星要脱离地球引力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也叫环绕速度;当物体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时,就能够脱离地球,也叫脱离速度;当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秒时,物体就能够飞出太阳系了。
1958年1月31日,美国在佛罗里达州那维拉尔角的导弹发射场上,用火箭将卫星探险者——1号送入太空,卫星重8·22千克。随后,法国、日本也发射了卫星。
1970年4月24日21点34分,中国将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顺利送到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地球卫星的国家,卫星重173千克,是苏、美、法、日他们第一颗卫星重量的总和。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设计负责人,他先后还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及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
太空武器:
1961年4月12日,苏联把加加林送到太空。在返回时,在飞船降落到一定的高度,宇航员被弹射出舱,然后使用降落伞单人降落。
1985年9月27日,美国军事机器又增添新成员——天军,这是继陆、海、空和海军陆战队之后,美国的第五个军种。美国的天军用于太空战作战的指挥和武器系统已初具规模,这些武器系统主要有三大家族——支援地面军事行动的军用卫星、太空基地武器系统、各类载人航天器。太空基地武器系统,包括天基武器平台和天基定向武器平台,主要是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卫星有三类:一是携带常规炸药的卫星,通过地面遥控与目标能够同归于尽;二是装有导弹与速射炮的卫星,当敌卫星进入射程内,将其击毁;三是干扰、致盲卫星,攻击敌卫星暂时失效,太空核弹空爆将是反卫星最后的杀手锏武器。中国具备反卫星能力,在2007年1月12日,中国在四川发射了一枚中程反卫星导弹,成功的摧毁了本国已经退役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在离地面860公里的极地轨道,以导弹高速撞毁,从地面直接发射导弹干掉卫星,其他国家还做不到。各类载人航天器,包括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空间站是大型的绕地轨道较长时间航行的载人航天器,是多用途空间基地和太空兵营,是理想的空间侦察、预警、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中心;航天飞机是反敌卫星的新杀手,可以布置、维修、回收各种卫星,执行反卫星任务,进行空间侦察、对地面及海上目标监视和跟踪,还可以对敌方导弹和飞行器进行预警。
太空战所使用的武器主要包括各类军事卫星,载人航天器反卫星导弹、反导弹导弹,定向能武器,电磁炮,轨道及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等,按其作战平台所处的空间分为天基和地基两大类。太空战是信息技术和航天技术发展的产物,进行太空战必须拥有配套的卫星系统和先进的反卫星系统,拥有地面激光武器可对太空中运行的敌方卫星进行攻击,并且双方都拥有发动信息战的能力,可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可适合在地球轨道上部署新的卫星,或对已有的卫星进行维修和燃料补给,外层空间已经成为未来争夺战争主动权的战略制高点。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战场空间空前的增大,将涉及交战国的领土、领海、领空,而且将扩展到极地、深海及地球外的外层空间,现代战争是立地战争,指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及前方、后方可同时或交替进行的作战行动。
美国五角大楼正在构建1小时打击全球各个角落的常规作战能力,其HTV猎鹰高超音速飞行器及X——37B空天飞机、X——51高超音速导弹的试射成功,均证明美国正接近这一目标。美这一武器有可能诱发大国之间的核战争,俄罗斯的陆基弹道导弹只需30分钟就能打击美国全境,而从沿海潜艇发射的潜射导弹只需12分钟就能打击美国,美国总统需要13分钟做出是否核反击的决策。
达。
航天器:
2003年,中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独立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2011年11月,中国两个无人航天器在近地轨道成功完成对接。
2011年12月,中国成为与美、俄并肩、拥有自行研制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中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许多人都收看了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发射一分钟的画面,中国已经实现了火箭射频探测技术,这技术类似于光学雷达,这说明美国所有的隐形飞机,在中国光学雷达探测方面都无法隐身,除非敌机实现了等离子隐身技术,就像玻璃一样透亮不被看到。
空天飞机是航空与航天两大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使用冲压发动机,在太空飞行时使用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携带燃料也携带氧化剂,所以空天飞机能在太空中飞行,速度超过音速20多倍。美国的X——37B空天战斗机是人类首架太空战斗机,高约2·9米,长约8·8米,翼展约4·6米,起飞重量超过5吨,靠太阳能驱动,飞行速度达到2·7万千米\小时,轨道高度为177——805千米之间,能长期监视、侦察中国正开展的天宫空间站的建设项目,有能力对敌国卫星和其他航天器进行军事行动,包括控制、捕获和摧毁别国的航天器。
中国也在实验空天飞机,叫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