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之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雨三国 > 第十三章 青年治世 崭露头角

第十三章 青年治世 崭露头角(1 / 1)

在世人不解和嘲讽的奚落下,机智勇敢的淘气小孟德在一天天长大,他即将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

成年的曹操,经过少年时自我磨砺的独自走来,越发成熟果敢,一改曾经不爱学习的作风,开始研读百家经典,博览群书,抄集诸家兵法,命名为接要,尤其是孙武子的《孙子兵法》,爱不释手,并亲自为其主注解,兵法造诣突飞猛进。曹操不但习文知兵,也勤学武艺,曾经偷偷潜入过中常侍张让的家,曹操挥舞手中大戟,家丁竟无人敢挡,可谓勇武过人。至此文武双全的曹操令周边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还是那位最后因为清廉,穷得连棺材都买不起的太尉乔玄曾经跟他说,你要想出名,要去与许子将交往。乔公说得这么神秘,那许子将是谁呢?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射桥镇)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因为许劭品德高尚,有气节,看人通透,久而久之便远近闻名,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也就是说许劭变成了一颗对人物盖棺定论的钉子,他的评语在当时对于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有一定的影响。

曹操去拜访许劭,许劭因为他是宦官后代,就显露出士大夫的那份清高,不搭理他,曹操就软磨硬泡,开始耍无赖了,许劭就送了他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褒贬难测的评语让曹操听了,那是哈哈大笑,扬长而去。就这一个“奸”字,成为了曹操性格在老罗《三国演义》中的基调,从以后的事实来看,这明显是对曹操的一种人格侮辱,被小说家拿来戏说的一家之言,不足为信。就连当事人曹操那也是一笑了之,因为他根本不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从小他也就听惯了,一个和自己根本没有相处过的人给自己的评语能有多少说服力呢?在曹操的心里,燕雀是永远不知道鸿鹄的志向的,还是但丁的那句话,让别人说去吧,走自己的路!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北部分局长)。这里也说句题外话,这孝廉那是做官的首要条件,就像明朝要入内阁,那在这之前也必须做过翰林院编修一样。孝廉顾名思义,就是举荐品德高尚的人,不过在封建时代,不是谁都能被举起来的,只有家族显赫的人家才行,曹操以弱冠之年担任首都公安分局局长,那在今天是天方夜谭。

洛阳是天子脚下,皇亲国戚很多,轻易不敢惹,再加上那些高官贵族,那就更难管理了。可别人怕,曹操不怕,初生牛犊不怕虎。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曹操严明法律可见在心中,依法治理国家的信念在萌发,深受法家申不害,商鞅,韩非等人影响的他不会胡萝卜大棒一起出,只要违反制定的行政法规,就要按照规定直接来大棒子。反正话先说到,我不会像孙武训练宫女那样三令五申,好话只说一遍。

虽说曹操加大了洛阳治安的整饬力度,可总有不怕死的要来当这个出头鸟。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在夜间大摇大摆,敲锣打鼓,被人八抬大轿走向洛阳北部城门,面对执法官吏,蹇图公然暴力抗法,嚣张跋扈,有恃无恐,曹操毫不留情,命人将蹇图用五色棒乱棍打死。蹇硕听到自己的叔叔被活活打死了,自己又颜面尽失,那是咬牙切齿,可碍于曹腾与曹嵩的地位,又不敢公然加害曹操,再说确实是曹操有理在先,只能牙齿打掉往肚里咽。于是,洛阳城内外,再也没有人敢违反曹操定下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鉴于曹操在治安方面做出的贡献,都可以给他发一级英模奖章了。

正当曹操在洛阳北部尉的位置上干的风生水起的时候,蹇硕等一批人上书皇帝,对其明升暗降,曹操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做县令,真可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顿丘,曹操整饬吏治,政绩斐然,但不久被宦官陷害,罢官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光和三年(公元180年),曹操因为能明古学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在任议郎的过程中,曹操为那些被宦官所害的清流士大夫们平凡,上书直言觐见,恳求皇帝清除朝廷的奸佞小人,任用贤能之士,可惜灵帝没有接受。后朝廷说要罢免一些办事不力,混吃等死的不作为公务员的时候,三公大臣趁机索取贿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那些恃强凌弱的被庇护,弱势群体更加苦不堪言,曹操针砭时弊,对其进行激烈批犯,灵帝有所悔悟,为那些被冤枉的人平凡。不过可惜的是,中央的腐败早已经是根深蒂固,靠一个人的力量那是蚍蜉撼树,眼看朝局已无回天之希望,自己因为正直上书而危机四伏,曹操只能默不作声,没有再进言了。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曹操的军事才能第一次得到展现。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再有当地大肆建造城阳景王刘章的祠庙,当地有权势的人借机大搞迷信活动,歌舞升平,奢侈日甚,人民越来越穷,曹操果断毁掉这些祠庙,断绝神鬼奸邪的迷信活动。一时间政教大行,一郡清平。不久,朝廷又任命其为东郡太守,拜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自娱自乐。

曹操回家乡不久以后,冀州刺史王芬、南阳人许攸等人,密谋废掉汉灵帝,立合肥侯为帝。他们把这种密谋告诉曹操,想拉曹操入伙。曹操拒绝参与他们的行为,对王芬说,废立之事岂同儿戏,你们的实力和当年吴越七国之乱时比如何,你们的才能和当年的霍光等人比又如何,而他们的结局又如何,不用我说了吧,汉朝的更迭自有天道,如今你们这样做只会自取其祸。后来果如曹操所料,王芬事败自杀。

时值西凉叛乱,羌族首领杀了刺史郡守而叛乱,兵众有十余万。灵帝忧虑,又设置西园八校尉牵制何进,于是又征召曹操为典军校尉。

何进被宦官设计诛杀后,曹操说何进引入外寇,本来灭宦官只需先灭其首,这样消息才不会泄露,之后再图后续。可惜何进不纳忠言,终有此祸啊!

洛阳一片大乱,董卓趁虚而入,执掌大权,不久上表举荐曹操为骁骑校尉,想要和曹操共谋大事。曹操不合作,改名换姓,偷偷地从小路东归乡里。

至于《三国演义》中“孟德献刀”那就纯属小说演绎了,但曹操在青年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治理州郡的能力,军事指挥才能,政治敏锐力和其正直果敢的性格却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韩非子·显学》中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曹操的一生起于青年“上山下乡”,出则为武,入则为文的基层磨练,此后越发精明干练,是所谓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

最新小说: 霓裳铁衣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催昭嫁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我的女友是诡异 三国美色 公主万福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