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剧告一段落,视线从新回到战场上来。
随着黄巾军杀官劫狱,攻城掠地,东汉朝廷岌岌可危的时候,灵帝这个时候彻底傻眼了,毕竟地主被抢了,税收不上来了,自己喝西北风啊。吃喝嫖赌他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可要论行军打仗,他就有心无力了。所谓病急乱投医,灵帝脑子一热,立马任命杀猪的屠夫何进为大将军,全权负责平定黄巾军等各项事宜,估计他是觉得何进杀气重,能镇得住吧。
这个时候的何进,那是一点都不见外,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这大将军非自己莫属,谁说杀猪的不能当大将军,那当年屠狗的樊哙不也当过大将军吗?
不得不说,何进还是有点脑子的,很快,他就率左右羽林五营士(皇帝禁军)屯于洛阳,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并星夜调兵进驻洛阳外围的八大军事关隘,加强京师外围的防御。在这里,笔者卖个书包,这八大关隘分别是函谷关(河南省灵宝市北)、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
京师安定之后,何进旋即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讨论军事路线问题,并做开场白,各位大人,如今黄巾军势大,你们看该怎么办啊?
面对如此情势,大臣们莫衷一是,都不敢率先发言,谁不知道棒打出头鸟啊,更何况这朝廷不早就成了你们外戚和宦官斗来都去的影剧院了吗,有时候沉默不是金,那是钻石啊。
何进愣了半天,青筋直冒,心想这群家伙到个个精明的很啊,那我就不客气了,点到谁,谁就要给我说。
正当何进要说话的时候,只见一位威风凌凌,英姿飒爽的中年将领,走出人群,说出了一句对于以后历史发展至关重要的话,大将军,如今朝廷是用人之际,局势已经刻不容缓,只有解除党禁,征召那些有识之士,为朝廷效力,并打开国库,奖励军卒,激励士气,方可一战,击破黄巾逆党。
这句话一出,那站在旁边的宦官们是恨得咬牙切齿,你小子启用党人,那我们还有好果子吃吗?那党人和宦官又是怎么结仇的呢?这来源于政治觉悟和立场不同,宦官们只知道玩弄心机权术,作威作福,而以清流士大夫为代表的党人却多为救国救民,匡扶社稷,廉洁与腐败本身就是反义词,自然宦官与党人那就势如水火,都恨不得对方早点死绝。
可宦官们也不傻,当今黄巾军是主要矛盾,表面上我们还是得构建统一战线的,等黄巾军灭了再收拾你们,于是便没有反对。
大将军何进也觉得有道理,便上报灵帝,灵帝想想也是,那就办吧。
究竟是谁敢于冒着挑战宦官们的权威,直言进谏,让朝廷得以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的呢?他就是皇甫嵩,黄巾军的天敌,真正的克星。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人。为汉桓帝时名将皇甫规之侄,出身于将门世家。最初举孝廉(举人)、茂才(秀才),汉灵帝时被征为侍郎(皇帝近卫),迁任北地太守(市长)。
解除党禁后,大家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大家畅所欲言,经过热烈而欢快的讨论,中央政府决定按照以下的部署,见机行事:
第一、命左中郎将(校级军官)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各领一军,率领步骑共四万精兵勇士,重点讨伐讨伐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的黄巾军。
第二、命北中郎将卢植率领北军(东汉守卫京师北部的禁军)以及地方官军进攻河北的黄巾军主力,目标是不求歼灭,争取时间,能消灭掉最好。
一番军事部署,平定黄巾军的三巨头也浮出水面了,那就是皇甫嵩、朱儁和卢植。皇甫嵩前面已经提到,那朱儁和卢植又是何许人也呢?
朱儁,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上虞)人。朱儁出身寒门,少年时因赡养母亲而闻名。其为人好义轻财,乡里都敬重他。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迁任兰陵令(县令),有特殊政绩,被上表推荐。不久拜交州刺史(省长兼军分区司令),仅率家兵五千人就大破叛军,平定交州(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广西和广东)。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为谏议大夫(给我皇帝提意见的属官)。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今河北涿州)人。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大儒马融,为大儒郑玄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今江西九江)、庐江(今江西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东汉国家档案馆)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文武双全。
看完这三位牛人的简历,只能说政府还是识时务的,毕竟好钢总要用到刀刃上吧。
接下来再来看看黄巾军的部署:
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率主力活动于河北,成为起义军的核心,北线主力;卜已率领一部分黄巾军活跃于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滑县东部);波才(不是菠菜)、彭脱领导黄巾军控制颍川、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一带,成为东线主力;张曼成率领黄巾军举兵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宛城区),成为南线主力。
可以说一开始的战局对东汉政府相当不利,黄巾军从北、东、南对洛阳形成了战略包围,几乎快要被包了饺子。更糟的是,中央军初战不利,失去了先机。
朱儁首先与波才在颍川发生激战,朱儁战败,不得已与皇甫嵩退守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波才趁势掩杀过来,大军很快包围了城池,城中兵少粮缺,士气逐渐低落,眼看要不行了,皇甫嵩老谋深算,抓住了起义军缺乏作战经验,心理素质不过关的弱点,决定利用火攻造势,夜袭黄巾军。于是在一天夜黑风高的晚上,小股精锐潜出城外,趁义军熟睡之际纵火大呼,官军杀来了,黄巾军败了,快跑啊,再不快点就没命了,然后一群士兵登上城头,点起火把,以造声势,起义军顿时大乱,皇甫嵩趁机率大部队掩杀出来,波才大败,手下兄弟被斩杀数万人。此一战堪称“东汉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此后黄巾军由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守相持阶段。
皇甫嵩和朱儁再接再厉,尾随波才到阳翟(今河南禹州),波才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皇甫嵩进军东郡,而朱儁则转战南阳。
中央军与黄巾军大战于中原各地,一时烽烟四起,百姓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