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导演、韩朝、闫坤和李沐霖聊得起劲,安浅希大多数时候都只是静静听着。临近九点,导演说差不多也就回去了,明天还要拍戏呢。几人就准备回去了。
导演看李沐霖要打电话给助理开车过来接,索性说道:“你们都搭我的车回去吧,也不用麻烦叫人来接了。”导演的车是越野车,空间大,坐五个人也不会觉得挤。
李沐霖和闫坤都答应了,安浅希这个搭李沐霖的车过来的人更是没什么意见了。
安浅希觉得自己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以为是桂白姐发消息问她回去了没有,拿出来一开才发现是她设置的定时提醒。
“有男朋友了?”韩朝撇眼间见到她手机屏幕上显示的那行字,笑着问道。
“没有。”安浅希回答的迅速。不是男朋友,是我先生。她在心里默默加了一句。
韩朝听了只是一笑,没再说什么。他刚才看见,她手机上写着:
21:00
打电话给阿夜。
安浅希微微有些失神,不是因为被韩朝看见她设置的提醒,而是因为她突然觉得她好像把和南夜的通话当成是一种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
安浅希和南夜就像是约定好了一样,每个星期五的晚上九点两个人会打一个电话,说说自己的近况。通话时间也不算长,大概也就二十几分钟。她离开家后来拍戏的两个月,他们每个周五都有这样的电话。
一路上她都没有再说话,心里有些沉甸甸的。
回到房间是21:23。
她的手机屏幕上没有任何消息通知。
没有未接来电,也没有新消息提示。
她拿着手机,没有发消息给南夜,也没有打电话。
她以为南夜会打电话--至少会发消息过来,她在想到时候应该说点什么才能不显得无话可说。可她想了好久好久都想不到什么话,她自暴自弃地用枕头蒙着自己的头。
手机突然震动,她整个人都跟着抖了一下。
是南夜的消息。
可看见消息内容的时候,安浅希顿时失了神。
晚安。
只有两个字。
不需要她做任何思考就可以马上给出一个回复,“晚安。”她轻声说道。一模一样的两个字也回了过去。
从以往的相处来看,相比于她,南夜在面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时显得自然许多。不常见面的情侣打个电话是多么自然的一件事,南夜可从来没露出一丝不耐烦或是尴尬。
南夜难道是知道她觉得不自在,所以才没再打电话,而是发了无论是阅读还是回复都不会对她造成任何心理压力的词给她。
又开始了,她不禁抱住头。
她对南夜的愧疚感又出现了,而且好像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深一些,使她想做一些事情来补偿。
拍完戏就回家好了,亲自下厨做做饭什么的。
她拿起手机给南夜发了条消息:我拍完戏就回家了。
她突然想到等她拍完戏回去的时候,她和南夜在月临晴峰的家也应该装修好而且透好气了。
那时候月临晴峰的家也应该差不多可以住了吧。她又发了一条。
南夜看见她发完晚安之后隔了差不多十五分钟发过来的“我拍完戏就回家了。”的时候,唇边忍不住露出一抹满意的笑,眼里更有“不出所料”的深长意味。
他还没回复,就看到安浅希紧接着发过来了一条新消息。
家。
他看见这个字眼的时候心里一软。
大概是受到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影响,南夜是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人,他周末要是没有公事都会回老宅去和父母以及奶奶一起吃饭。
是啊,等你回来我们就可以入住了。南夜回复道。
真好。安浅希发来了新消息。
她本来心情很沉重,可现在似乎又轻松起来了。
那晚安了,你早点休息哦。她主动说道。
好,晚安。南夜发完了最后的回复,放下了手机。
韩朝办事也真是迅速,第二天那个公益广告的制作单位就找上桂白姐了。
这是一则关注留守儿童的公益广告,要拍一个系列。不只是韩朝,许多圈内的前辈以及当红的青年演员都收到了邀请。
桂白姐几乎是马上都同意了这次邀约,除了因为这个公益广告的立意好而且开始拍摄的时间正好是安浅希拍完《明暗》的时间之外,她也考虑到这个广告能帮安浅希树立一个“虽然看着冷冰冰的,但实际上也是个温暖的人”的形象,借此拉近一点和观众的距离。
安浅希本来以为这个广告会像其他公益广告那样,各个明星不施粉黛的面对镜头说一句话以呼吁大家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可收到剧本的时候她才发现,这个系列的公益广告是以短剧集的形式拍摄的,整部广告共有十集,每集十二分钟左右。
而且,她将和韩朝作为其中一个故事的男女主人公进行合作。
《明暗》的拍摄还在继续。
“又来看啦?”摄影师看安浅希搬了个小板凳坐在一边,笑着问道。
“是啊。”安浅希一笑。
她现在很少回休息区去坐着了,常常拎个红色的可折叠小板凳默默地坐在拍摄区的边上。有她的戏的时候她就去拍,没她的戏的时候她就坐在旁边看别人是怎么演的。
看得多了,多少也能学到一点嘛。
她发现李沐霖其实是个很会用眼神演戏的演员。
李沐霖面部表情的变化其实非常小,这也符合法医沉着冷静的性格设定。可她却能把惊讶、了然、悲伤等等情绪很清晰地传递给看的人。
安浅希一开始也没发觉是李沐霖的眼睛很会表达情绪,她只是觉得李沐霖老师演得好。
可有一天导演喊了“过”之后,转头问正站在他身后看的安浅希,“你觉得李老师演得怎么样?”
“演得真好。”
“好在哪里?”
“我能特别强烈地感觉到李老师想要传递的感情。”
“哦?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啊?”
“……嗯……表情吧。”她下意识地答道。
其实在回答的那一刻她脑子里想到的其实是李老师刚才那场戏里那个洞察一切的表情。
“哦?表情?”
难道不是吗?她看着导演。
“你不要看李老师的眼睛,只看她脸上眼部以下的部分呢?”
导演又放了一遍回放,她刻意避开李老师的眼睛。
“啊!”她看完之后轻叫出来。
她惊觉李老师的面部表情其实变化幅度不大,不看眼睛的话几乎猜不到人物的情绪。
“是眼神。”她再次回答。
“浅希啊,我看你这段时间每天都在旁边看,也不知道你看出点门道没有,所以才想考考你。”
安浅希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下次会好好看的。”
黄导演却摇了摇头,“不是你没有好好看,你看得很认真,但是不够仔细。你觉得李老师的表情演得好,但李老师是靠眼睛传神的,这个你没有在第一时间指出来就说明你看也只看了个大概,没有分析到关键点上。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怎么能只看一个演员的表情呢?李老师的手也动了,你却完全没发现。但这些就是细节,就是你要特别注意的东西。
你塑造人物给观众看,不能只给观众看一个轮廓。给观众看清楚嘴巴鼻子眼睛耳朵那是最基础的,你还要让观众看见你在做什么,让他们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些是需要一个一个的细节刻画出来的东西。”
安浅希听得如同醍醐灌顶,一直以来她觉得自己看得很认真,可自己演起来总是缺点什么。她豁然开朗,就是这些细节上的处理,她还不够精细。
黄导演是这么多天来看到安浅希每天都自己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认真的看前辈演戏,觉得她至少也是个肯用心的演员,就多提点了几句。
“多谢导演。”安浅希由衷地鞠了个九十度的躬。
“继续努力啊。”
“好!”
李沐霖也朝她握拳加油。
从这天开始,她特别注意表演的细节。也因为如此,她突然发现,一场看上去很简单的戏,原来也有这么多地方需要注意。
她一直都知道眼神传情的重要性,看了李沐霖的表演之后,她更是想要练好“眼技”。
她有时候刷着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想起当天看到的李沐霖某场戏的眼神特别出彩,就忍不住对着镜子开始学着演。
结果两三分钟就能刷完的牙她硬是到不小心咽了一口带着牙膏泡沫的自来水时才突然发现自己还在刷牙。她愣了一下,然后忍不住对着镜子里牙膏泡沫都有些干了糊在嘴边的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拍这部戏虽然手也划伤了、肩膀和膝盖也撞青了、手臂也擦破了,身上衣服也因为常常这里擦一下那里擦一下的每天都很脏,可是这几个月她从各个前辈和对手演员那里学到了好多好多东西,她觉得好快乐。
杀青的时候,她不舍地拥抱了导演,“导演,真的、真的谢谢您,这部戏我真的收获太大了。”她说着说着忍不住红了眼眶,声音也哽咽了。
黄导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励道:“不用谢,你进步也是很大的。年轻演员嘛,就是要有点拼劲,有不服输的精气神!千万不要把自己放到一个很舒服的位置上去,随时都要提醒自己,这个圈子更新换代很快,不努力就是会被替代的。浅希啊,要做演员,那就要好好演。”
黄导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她用力点头,“我一定会的。”
黄导的意思她懂。
她靠着父母轻轻松松的就走进这个圈子了,父母能帮她当女主角,却不能帮她获得同行和观众的肯定。
所以,最后能走到什么高度,全凭她本事了。
------题外话------
有没有看到最新章节的小可爱~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