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匠真是有苦说不出。
也是,这样的事儿,他可以向谁诉苦去?且不说听见的人会说他变着法儿显摆,甚至会说他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遇到了此等好事还不知道感恩戴德,竟然软脚蟹般只知道跑到一边瞎哔哔,还是不是男人?
就是真有人相信他所说的,又能怎么样,难道在这样的事上,他还能指望有谁帮上什么忙吗?
是谁说的家丑不外扬,这话可不全对,你看他明明现在家里出了好事,婆娘慢慢变得如火如荼起来,可是这样的“好事”,还不一样不能外扬?
编织匠算是看明白了,甭管家丑还是家美,但凡是牵涉到下半身的事儿,统统不宜和外人说道。
不说就不说,也不是没有在心里憋过事儿,难道只因为没有说的地儿,他一个大活人,还能生生被憋死不成?
和不说不同的是,事情不管你说还是不说,都会在那儿。
编织匠可以选择把事情放在肚子里,但是却不能选择不去面对,偶尔逃避一下倒还无所谓,这也正是他有时候会和自己的徒弟挤在一起的原因,真正的原因。
当然,内心深处,编织匠对自己这个徒弟也确实也越来越喜爱,看着他,就如同儿子还在身边的错觉,某种程度上,徒弟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儿子不在身边的缺憾。
表面上看,编织匠选择和徒弟挤在一起,有的时候确实是有特殊原因,比如婆娘不在,比如自己偶尔喝醉酒了,担心婆娘嫌弃,再诸如家里来了和婆娘相好的女客,想要和婆娘挤在一起睡,可以多聊聊天,诸如此类。
在这种情形下,编织匠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地挤到徒弟的床上去。
徒弟哪里知道的是,某些本来不需要和他挤到一张床上的时候,编织匠也会瞅着空子,给自己放个假,和他在一起好好睡个觉。
和徒弟挤在一张床上的时候,编织匠的心情是愉悦的,整个人是放松的,说说话也好,什么不说也好,不管做什么,都可以随心尽性。
常常在不知不觉间,编织匠就会沉入睡眠,有时一句话还在嘴边,尚来及说,或者徒弟还在说着什么,他就睡了过去,呼声大起。
这样的福利,是编织匠心向往之的,也是他烦劳一天后,难得的额外奖赏,惟一要留意的是,他需要注意适可而止。
那是当然的,除了那些特殊的需要,不得不和徒弟挤在一起的时候,某些明显婆娘能看出来是他主动要去的日子,就绝不能多。
这个多与少,是他需要把握的,也是他需要留心观察婆娘反应的,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宁可少去,绝不多去。
婆娘好不容易收心转意,编织匠可不想节外生枝,弄出个什么事来,搞得他和婆娘的关系变得再度不可收拾——让婆娘回到之前那种冷淡的状态,他一点都不想;至于再往后退一步,那更是提也不要提,婆娘一不满意,天知道她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
最好的状态,就是维持现在这个样子,他和婆娘在一起的时候,就水乳交融,两情相悦,甚至是干柴烈火,时不时分开一下,适当给自己放个小假。
想想真不可思议,以前在男欢女爱这件事上,因着婆娘的不冷不热,编织匠总觉得自己吃不饱,每次都有一顿饭只能吃到一半份量的感觉,而现在,情形莫名其妙地掉转过来,编织匠开始担心婆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如果他不能满足婆娘,那可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
不过按目前的情形,编织匠相信应该还不至于,一是他确实尽心尽力了,某些时候差不多有拼上老命的干劲;二是他观察过婆娘的反应,应该她还是非常满意的,虽然也感觉她还想要多一点,但是对于编织匠来说,这可以理解为婆娘对他满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真实情况,他不相信她会那么需索无度,一次次地让他奋斗不止。
如果说现在编织匠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他发现婆娘对他热情是有了,但这种热情好像更多是体现在床上。
回到日常的生活中,编织匠感觉到婆娘对他的样子,好像和过去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至少这变化,和婆娘晚上在床上的变化,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对于这一点遗憾,编织匠没有想太多,他一次次告诫自己,你是一个贪心不足的人,婆娘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你越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总想着人家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你自己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王公大臣?还是富商巨贾?又或者是才华横溢?
都不是?那你还牛什么牛,得瑟劲,赶紧夹起尾巴,好好为你现在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此外,你还想怎么样?
这样训诫了自己几次之后,编织匠再不想婆娘白天和晚上有什么区别,他一心想的是,以前他愿意一心一意地对婆娘好,现在婆娘变得更加好,那他也不能落后,要在一心一意上面更进一步,让婆娘更加看出他对她的真心实意来。
这样做,是他应尽的本份,也是婆娘应得的。
谁知道婆娘之所以现在对他变得热情,不是因为感受到了他一直以来的心意呢?人心都是肉长的,或许他为婆娘所做的一切,一点都没有白费,婆娘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慢慢被自己打动,这事儿谁也说不准,是不是?
想归想,但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如果自己手有余力,编织匠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份余力全部用在婆娘的身上。
是的,将徒弟留在家里,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让他成为一种额外的保障——保障婆娘不会有什么闪失。
谁知道那些在他外出时间里面,上门来买编织器具的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万一中间有些个心术不正之辈,无意中起了对他家婆娘的非分之想,而他又刚好不在家,事情可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