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李科带领师范大学校足球队来到了球场,双方约定的第一场热身赛的比赛日到了。师范大学为了参加全国大学生联赛,联系了一系列的热身赛,其中五场就是跟苏羽手下的这支球队。
但当他们出现在球场的时候,问题来了。
现在野百合的装备赞助商是ADIDAS,前期他们也给球队送来了许多的训练装备。但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一个问题:球队没有比赛服。
“这就尴尬了。”李科看笑话不嫌事大的笑道。
在苏羽跟万子瑜两人尴尬无比的时候,师范大学校队负责比赛记录的助教来了一个补刀:“呃,苏教练,你们队叫什么名字?”
尴尬,苏羽跟万子瑜顿时满脸黑线,只顾得训练了,这些问题他们都忘记了。
“探路者。”
“挑战者。”两人同时开口却说出了不同的答案。他们都没想到其实他们可以按照计划叫野百合的。
“哈哈,我去跟老林聊聊,你们商量。”李科也有了些尴尬,只好借口离开。
看着李科离开,万子瑜道:“叫探路者吧。”
苏羽回头看看他,道:“其实叫什么都无所谓,刚才我也是那么一说,没想到你也......”
“嗨,我也是被逼的。”万子瑜道。
“你们是赞助商,叫什么你决定吧。”苏羽笑道。
万子瑜笑着摇摇头,道:“这也没我什么事,我出去逛逛。”说着不顾苏羽反对就转身走了出去。
苏羽也有些奇怪的看着他,这马上就要比赛了,你怎么走了?直到很久之后,万子瑜才对苏羽解释道,这是球队的第一场比赛,他是有些担心甚至害怕看到他们输球。面对这理由苏羽挺无语的,只是后来万子瑜出现在球场看比赛的时候总是被曲力嘲笑是真的。
万子瑜在担心比赛胜负,苏羽却并不在乎,只是一场友谊赛而已还是教学性质的他觉得不需要太在乎结果,有时候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从比赛的首发中就可以看出来,苏羽排出的是4-4-2阵型,守门员叶飞,后卫从左往右是乔小伟,王强,李磊磊,宋健,中场方面前腰是薛林,左前卫刘毅,右前卫方聪,后腰安小乐,两名前锋是崔国伟,周海鹏。首发球员全部来自实习生,作为班底的七人无一人首发。但这首发的十一人却并不算一套完整的阵容,因为有人在不熟悉位置上,比如刘毅,其实他惯用右脚,习惯在右路活动却被苏羽安排踢左前卫。再比如安小乐,其实是攻击型球员却被放到了后腰位置上。但就算这样,苏羽还是坚持没有把七人组派上去,他想借这个机会对实习生做一个全面的评测,对他们的实力进行一下了解,才能在以后的比赛中排出更强的阵容。
比赛的主裁是师范校队的一名助教,没办法实在找不到裁判了,只好找一个代替了。好在师范校队不缺助教,李科的教练团队就多大数十人,而苏羽只有可怜的三人。至于边裁?算了,不要了。
比赛很快在裁判的哨声中开始。
师范校队并不算是一支强队,但在S省内却是一支不能被忽视的球队。在李科的调教下,他们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去年还杀进了全国大赛。
这几年他们的惯用阵型是3-5-2,一套以防守反击为主的阵型。这套阵容对两个边前卫的要求非常高,幸运的是李科就拥有两名非常有实力的边路球员,其中一人还曾踢过预备队联赛,当然这些苏羽是不知道的。而首先出现问题的地方却并不是在边路。
比赛进行了十几分钟,比分还是0:0。师范校队在开场的这段时间并不着急进攻,而是在后方稳固防守,他们的两名边前卫此时更多的像是一名边后卫。这也不是说探路者或者挑战者的进攻有多犀利,而是方聪跟刘毅的站位太靠前了,为了不在身后留下空挡,他们并没有急于压出去。
李科的这套3-5-2在防守时讲究的是区域联防,后场多达七人的防守让探路者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只有通过一次次的传球来破解他们的防守,而在一次进攻中薛林的传球被后卫抢前断掉并快速发起了反击。
场上的队员已经记不清这是师范校队的第几次反击了,只记得前面的几次他们都没有成功,所以这次防守上他们有些懈怠,作为后腰的安小乐并没有回到他的防守位置。而就是这次失误,让师范校队打进了一个球。
1:0
“小乐,注意回到你的位置。”于冬冬在场边大声的提醒道。
“他并不适合在那个位置。”苏羽看着他说道。
“防守一直是他的弱项,也许边路才是他的位置,跟刘毅换下位置试试吧。”于冬冬道。
“刘毅,小乐你俩换一下位置。”苏羽听从了于冬冬的意见。
但刘毅出现在这个位置,也并没有取得什么理想的效果,甚至在中场出现了混乱。苏羽只好把目光盯上了替补席,“欧洋,准备一下,你去踢后腰。”
欧洋一愣,不过还是跑去热身了。很快,欧洋就上场换下了安小乐,让刘毅又回到了左路。
欧洋能拿住球,但面对师范校队的防守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把球带进前场,长传球又不是他的强项,短传吧,传给其它人只能被断,危险更大。所以他上场后只是稳定了中场的局面,进攻还是没有太多的办法。看到防线已经大面积向前推进,师范校队的两名边卫也慢慢的压了上来。几分钟后,右前卫传中,前锋头球顶进一个。
2:0
看到这个进球李科笑了,这是他想要的方式。
看到局面并没有好转,苏羽又把钟诚换了上去,他替下的是前腰薛林。现在探路者的进攻完全受阻,之所以进攻受阻,就是因为球传不出去,而球传不出去却是因为前腰。他太粘球了,也许是为了自我表现,大多数时候薛林都是尝试着一个人把球带进对方半场。但面对对手的区域联防这太难了,又没有欧洋那种良好的控球技术,往往在他刚刚通过中场就被师范校队的后腰给拦截住了。
在苏羽看来,这种尝试未尝不可,不过切记执迷不悟。而在带球推进方面他更相信钟诚的实力,所以苏羽把他换了上去。
进了两个球之后,师范校队的进攻打得更有声有色了,几乎就是压着探路者在打。欧洋,钟诚两名实力球员上场确实给场上的局面带来了很大的改观,但这种改观却并没有换来进球。
“进攻还是很单调,只靠中路显然不行啊。”中场时,苏羽道。
“我们的前锋也有头球能力,边卫却传不过球去,半场传中只有三次,全部传丢了。”于冬冬看着技术统计说道。
下半场一开始,苏羽就把麦泰来换了上去,他换下的是王强。苏羽想用的就是他的传球能力,不过苏羽却把他放在了中后卫的位置上。通过他以前的表现,苏羽相信他的防守能力要强于进攻能力。苏羽就是想靠他的传球,直接通过中场打进前场。他还特意交代钟诚跟前锋要时刻注意后场的过顶长传。
但苏羽忽略了一点,麦泰来的传球落点虽然非常出色,但却受到距离的限制。他的传球距离在35~40米的距离上,准确率能达到80%以上,但超过45米的距离这个数字将大幅下降。在苏羽的战术要求下,中后卫的站位是在禁区弧顶附近的,而禁区弧顶离中线的距离就已经达到了40米左右。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看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苏羽开始思考,到底怎么才能把他的传球能力发挥出来。
也许右前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他的控球能力也并不理想,不过......
很快,苏羽挥手叫过孙圣,让他准备上场。
孙圣上场替下了方聪,上场后他就告诉麦泰来,让他到了右前卫的位置上。趁着换人的机会,苏羽也告诉欧洋,让他把球通过对手防线的肋部传给麦泰来。
麦泰来强在传球,更强的是一脚传球能力,所以苏羽要求他更快的到达传中的位置。
这样,挑战者除了中路的突破外又有了右路的传中,并且都很快的获得了机会。两名前锋,包括钟诚在内都有了几脚射门,但都没有破门。反倒是师范队靠着麦泰来身后的空挡打了几次反击。
而在几次反击中,苏羽也发现欧洋的表现越来越差了。对位置的不适应,常常使他在防守时失去位置,或者跟他身后的孙圣跑到同一个位置。
欧洋属于古典型前腰,体能差,视野开阔,控球能力能力强是他的主要特点,而且在以前的球队中他是不负责防守的。苏羽之所以安排他踢后腰还是因为当时足坛刮起了一股前腰改踢后腰的旋风,苏羽也是想尝试一下,现在看来要想把他改造成一名合格的后腰,还要为他配备一名专职防守的搭档才行。
看看替补席上的球员,首发的几人中除了王强外都是习惯进攻的球员,但要把王强换上去苏羽也不放心。上半场的表现他看到了,王强在防守时显得有些毛躁,这也是苏羽把他换下来而留下李磊磊的原因。那如果把麦泰来撤下来呢?